著眼未來,立足課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王德宏副校長在第十三屆教育教學研討周活動總結上的講話
2008年5月6日——5月14日,我校成功舉行了以“著眼未來,立足課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三屆教育教學研討周活動,通過青年教師座談會、專家報告會、學科研討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主題班會、優秀青年教師表彰、成果獎勵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示了我校近年來在培養青年教師方面的突出成就,為逐步形成有學校特色的教師團隊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目的、意義
1、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提升我校品牌質量形象、輻射全縣學校。研討周期間先后有10多所學校近100名教師到我校參觀交流。
2、搭建交流、展示平臺,推出一批知名教師和優秀青年教師。研討周期間共有300人次的教師承擔、參與各類活動,展示了青年教師在學校關心下的個人風采。
3、進一步營造了我校教研科研氛圍,促進教師教研科研能力的提升,促進學校教研科研文化教師。
二、研討周主要活動及成果
(一)青年教師座談會提供了教師和學校領導以及教師之間交流的平臺
5月6日,青年教師座談會拉開了本屆教育教學研討周的序幕,參加本次座談會的有70名青年教師和學校部分行政領導。共有33位青年教師在座談會上發言,他們交流、分享了:1、如何與學生溝通、交流以及如何幫助學生立志;2、青年教師踏實做事,認真工作,熱愛學生等方面的教師個人成長經歷;3、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4、青年教師的自我定位等方面的內容。此次青年教師座談會是本屆研討周新增的一項新內容,年輕教師踴躍發言,暢談各自的成長以及從事教育工作的心得體會,加強了青年教師之間以及青年教師和學校領導之間的交流,促進了老師們的相互了解,增進了學校教師凝聚力,受到了與會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劉校長表示要將此項活動作為研討周的常設內容堅持開展下去。
(二)專家報告會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視野
本屆研討周共邀請了兩位專家對全校教師做了兩場生動的報告。他們分別是武侯區教研室肖成全特級教師以及成都七中李笑非主任。肖成全老師講座的題目是《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他從有效教學的價值取向、什么是有效教學等四個方面與全校教師進行了一場深度的交流。李笑非老師講座的題目是《愛的教育如此美麗》,他從班主任工作的實踐層面出發,以班級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與老師們進行了交流。在專家報告會上教師們認真傾聽,仔細做筆記,會場紀律一直保持很好,反映了教師們不斷提高的個人素養,希望老師們能夠將這種良好的會風保持下去。
(三)學科研討課示范性、實效性高
本屆研討周各教研組共奉獻了9節研討課,囊括了所有高考學科。這9節課總的特點是“標高合理、師生互動、關注中等、重視學法、及時反饋、注重實效”。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分層教學;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自主合作探究,師生共同發展”的新課程理念。每一節課教研組都做了認真的研究,準備充分,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并關注了中等生的學習實際,精心專研重組了教學內容,多數教師運用了多媒體,絕大部分教師使用了普通話。
(四)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了我校教師的教學技能
1、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方面
本屆研討周共計收到教學反思74篇、教案和學案74份,其中高一應交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36篇,實交23篇;高二應交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39篇,實交30篇;高三應交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43篇,實交21篇。經過評委認真評審,教學設計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21名,教學反思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2名。
多數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夠切實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有感而發,并能夠提出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頗有針對性;教案、學案設計規范、科學、合理,體現了學校“得法養習、自主自立”的教學理念和“1-4-8”的教學常規要求,遵循考綱要求并結合了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練習題目有梯度,重難點的確定及突破措施科學有效;班主任治班策略具體實際,有很強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但是,也有少數不容回避、令人遺憾的現象。個別教師態度很不好,敷衍應付,不折不扣地下載,甚至網址也一并下載,有的學科上交的教學設計居然下載于同一篇文章并上交評獎。很多教師不清楚學案的設計,把學案誤以為是一套單純的練習題。
2、鋼筆字、粉筆字比賽方面
全校應有119人參加兩筆字比賽,但只有66人參加了鋼筆字和粉筆字比賽,有近半數教師逃避比賽。經過評委們的認真評選,鋼筆字評出了以李凌、朱祥紅、母建民為一等獎和其他16名的二、三等獎。粉筆字評出了以李凌、王洪科、母建民 、朱祥紅為一等獎和其他14名的二、三等獎。通過兩筆字的比賽,我們發現我校青年教師兩筆字整體水平較高,但拔尖教師不多,也有極個別教師的兩筆字寫作水平亟待提高。
(五)主題班會活動展示了青年教師班級管理的成效
本屆研討周的主題班會主要是有兩位年輕教師承擔,他們分別是高2009級3班班主任湯港老師和高2010級2班班主任裴云老師。兩位老師根據政教處確定本月為“感恩教育月”的主題安排,針對目前學生普遍存在感恩心理缺失的現象,目的是喚醒同學們心中那業已塵封的感恩的情結學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湯港老師設計的主題是《為了父母的微笑》,裴云老師設計的主題是《感恩父母》
兩位老師從班主任的視野發現現在的獨生子女學生,從小被父母呵護著,不知父母生活的艱辛勞累,也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們首先缺乏對父母的理解和感恩,進而他們也缺乏對老師以至于對整個社會的感恩。
在這兩節課上學生參與積極,通過圖片展示、案例呈現、演講、朗誦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部分學生的內心產生了一次強烈的沖擊,個別同學流出了熱淚,從這個意義來說,這兩節課是成功的主題班會,他必將長時間的影響和感動著學生,同時這兩節主題班會反映了兩位老師在治班方面的能力,也顯示了大邑中學學生的高素質。
(六)優秀青年教師表彰反映了學校對青年教師的關心和青年教師的成長
本屆研討周共表彰了20名(其中高中13名,初中7名)優秀青年教師,此次被表彰的優秀青年教師都是各年級推選出來的,在學科教學和班主任方面都是有建樹的老師,體現了我校近年來關心青年教師的結果,也體現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七)成果獎勵表現了學校的辦學實力
本學年教師共有近20篇文章在國家、省、市、縣獲各級獎勵,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公開發表文章共16篇。另外我校高2008級學生參加數、理、化、生全國奧林匹克競賽獲全國、省、市獎共17人次。
三、研討周反映出的問題及建議
(一)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的問題
1、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嚴重不夠,反映了我校教師在對待此件事情的態度上需要進一步改變。2、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應該是教師們平時教學工作的總結、歸納和提升,然而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設計不符合要求,有部分教師是抱著應付的態度,更有教師直接將網上的原文下載未作任何修改,出現了比如湘西在線等嚴重抄襲的現象。3、兩筆字教師參賽不積極,有近半數老師未按學校要求參加比賽,在參賽老師中兩筆字書寫規范、美觀的教師不多。以上三點不足希望老師們能夠認真對待,在以后的工作中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
(二)研討課的問題
1、教學設計重視教師教授方面的設計,輕視了學生的學法指導;微觀設計少,宏觀設計多。2、導入設計創新不足,提問設計針對性,個別問題缺乏深度。
3、培養思維能力不夠。仍有講解過多,師生思維碰撞、交鋒不足,對學生解題方法指導不夠。4、聯系實際不足。在建構與運用知識中,觀察、聯系、解決生產、生活問題不足。5、分層教學、關注中等生的具體措施不足。6、部分教師教學觀念仍然有待提高,教學手段急需改變。
(三)成果獎勵的問題
雖然本學年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登記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所提高,但是教師在發表文章的層次上還不夠,公開發表文章的數量上也不夠。這表明了我教師的成果意識,教學總結、教學反思的力度不夠。今后學校、科研室將為教師發表做文章做更多,更好的服務。
(四)校級課題的問題
在2006年3月,我校共立項22個校級課題,07年研討周已經有兩個校級課題通過正規的結題方式順利結題。按照各校級課題的申請,本屆研討周應對以王大雄為組長的《現代文閱讀專題復習研究》,薛勤為組長的《在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等10個課題結題進行結題。但是從目前上交的課題結題材料反映出部分教師沒有按照學校課題管理的規定扎實開展研究工作,到該結題時也無法提煉出有效的成果,這就表現出教師對教育科研基本知識的缺乏和對于教育科研的不重視。今后學校科研室將配合教務處、行政辦等加大對教師的教育科研培訓和考核。
(五)建議
1、加強學習,提高自我。每一位教師要把“大興科研教研之風,爭創一流教學業績”和“著眼未來,立足課堂,提高教學實效”變為自己的工作作風和教學行為,樹立個人品牌形象。
2、教務處、科研室要定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學習資源、創造學習條件、制造學習機會。要加強對教研組、備課組、教師個人參加教研科研工作的管理、培訓指導以及考核力度,強化教育科研,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教務處、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要從幫助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規劃各級發展目標,堅持定期考核,表彰先進、促進后進。
來源:大邑中學 編輯:科研室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