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文言文學習情況調查問卷》研究及分析報告
發表時間:2016-11-14 10:38:14 來源:教務處 編輯:科研室

一、《高中生文言文學習情況調查問卷》情況概述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充分了解高中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情況,在大邑中學高二年級兩個班進行了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情況的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涉及高二年級的一個理科班和一個文科班,共計121人。其中女生69人,男生52人,其中53%的學生畢業于村鎮初中。在最近一次的測驗中,64%的學生文言部分得分低于55%。

為了方便調查,使調查更具針對性,本次調查問卷采取了半結構式自填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121份,其中文科班調查問卷57份,理科班調查問卷64份,回收問卷121份。其中,文科班57份(調查比例為47.1%),理科班64份(調查比例為52,。9%)。問卷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學習興趣及習慣、學習文言文的難點、對課堂教學方式的看法。調查內容涵蓋了教學的全部要素:學生、教師和教材。

二、《高中生文言文學習情況調查問卷》情況分析

2.1 《調查》情況統計

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統計的結果如表1所示:

調查內容

題號

人數

比例(%)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學習興趣及習慣

1

A

27

34

61

47.4

53.1

50.4

B

30

30

60

52.6

46.9

49.6

2

A

14

15

29

24.6

23.4

24

B

16

36

52

28.1

56.3

43

C

11

13

24

19.3

20.3

19.8

3

A

19

32

51

33.3

50

42.1

B

3

2

5

0.53

0.31

4.1

C

35

30

65

61.4

46.9

53.7

 

4

A

31

34

65

54.4

50.7

53.7

B

25

30

55

43.9

46.9

45.6

C

1

0

1

0.18

0

0.1

5

A

37

52

89

64.9

81.3

73.6

B

19

10

29

33.3

15.6

24

C

1

2

3

0.18

0.31

0.2

6

A

22

32

54

38.6

50

44.6

B

20

16

36

35.1

25

29.8

C

15

16

31

26.3

25

25.6

學習難點

7

A

26

43

69

45.6

67.2

57

B

16

12

28

28.1

18.8

23.1

C

17

9

26

29.8

14.1

21.5

8

A

17

18

35

29.8

28.1

28.9

B

6

1

7

10.5

0.2

5.8

C

33

44

77

57.9

68.8

63.6

9

A

29

24

53

50.9

37.5

43.8

B

24

34

58

42.1

53.1

47.9

C

31

21

52

54.4

32.8

43

D

16

17

33

28.1

26.6

27.3

9

E

27

35

62

47.4

54.7

51.2

F

9

5

14

15.8

7.8

11.6

G

17

24

41

29.8

37.5

33.9

H

12

13

25

21.1

20.3

20.7

I

7

7

14

12.3

10.9

11.6

J

8

10

18

14

15.6

14.9

10

A

20

31

51

35.1

46.3

42.1

B

29

14

43

50.9

21.9

35.5

C

25

27

52

43.9

42.2

43

D

31

27

58

54.4

42.2

47.9

E

16

12

28

28.1

18.8

23.1

F

34

42

76

59.6

65.6

62.8

G

15

25

40

26.3

39.1

33.1

H

37

35

72

64.9

54.7

59.5

I

38

41

79

66.7

64.1

65.3

J

40

42

82

70.2

65.6

67.8

對課堂教學方式的看法

 

11

A

8

18

26

14

40.6

21.5

B

2

1

3

3.5

1.6

2.5

C

48

43

91

84.2

67.2

75.2

12

A

6

6

12

10.5

9.4

9.9

B

12

18

30

21.1

28.1

24.8

C

40

39

79

70.2

60.9

65.3

13

A

8

8

16

14

11.9

13.2

B

13

16

29

22.8

25

24

C

37

44

81

65

68.8

66.9

14

A

7

13

20

12.3

20.3

16.5

B

35

20

55

61.4

31.3

45.5

C

19

30

49

33.3

46.9

40.5

2.2 《調查》情況分析

(1)第一題~第六題(學習興趣及習慣)分析

從《調查》情況統計看,實際學習中,不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普遍認為文言文學習比較難,普遍對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文言文理解困難,因為理解困難而不喜歡文言文的人數比例占到總人數的43%。主要是難以把握文言文中眾多的歷史典故以及歷史背景等,對理科生而言尤其如此,所以理科生對文言文知識的關注更多的集中在對文言文知識的掌握(比例高達50%),而文科生對文言文的關注點則比較分散。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外基本不閱讀文言文,對課內文言文的掌握學生普遍認為一般。整體而言,為了掌握知識點,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背誦名篇,提高語文成績而學習的學生的比例高達55.4%,這也從側面說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而學。

另外,文理科學生都將文言文背誦做為掌握文言文知識的首要手段,對教材要求背誦的課文25.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完全背誦,但文科生在課外自主學習文言文時更具主動性(百分比高出15個百分點),這表明文科生更注重對文言文的學習。總體言之,文科生在文言文學習方面的整體情況優于理科生,且更注重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知識的有效積累,而理科生對文言文學習的情況不容樂觀。

 

(2)第七題~第十題(學習難點)分析

    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認為詞義句式是閱讀文言文的最大障礙(比例為57%),這說明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的對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不夠,對文言句式的分析方法也沒有掌握到位,認為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是難以掌握的學生比例高達59.5%和65.3%,這也給我們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3)第十一題~第十四題(對課堂教學方式看法)分析

     學生從自身需要的角度出發,普遍認為學習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是結合背景預習,誦讀合作討論,交流并適當評析,比例高達75,2%,這說明傳統的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并不被學生所認可,對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也并沒有益處。學生普遍認為玉溪時誦讀并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解決疑惑,比例高達65,3%,這是在學習方法上學生的正確意識,是值得鼓勵的,而且對于文言文內容的把握絕大多數學生也知道應該準確理解知識點,分析寫法,用現代觀念審視其價值意義,比例為66.9%。這些數據說明學生清楚地知道學好文言文的方法,但是缺乏有效的指導,并且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能紙上談兵,不能行之有效的學好文言文。

 

三、《高中生文言文學習情況調查問卷》情況問題的初步建議

 

 綜合以上調查數據及分析結果,我們認為——

1、把握心理

緊扣學生的學習興奮點,真正關注學生的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將文言文教學效率低下一味地歸咎于學生,怨天尤人,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材的選編、取舍,教學設計,教學安排及教學方法上精益求精才是當務之急。

2、教材選編

文言教材的選編工作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先決條件,至關重要。那些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永遠受學生歡迎,因此,在突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應著重優化教學效果,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接受趨向,將更多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富于啟迪的辭賦、小品類古文充實到教材中來,反之,政論性過強、材料繁復、語言不夠淺近的作品即使是傳世名篇,也應酌情減少選取的比例(事實上,這些要求和歷史年代久遠與否并無必然的聯系,因為各個時代都有一定數量的言淺意深的好作品)。文言文選編應當本著“形神兼備,文質兼美,富有特色”原則。具體地說,篇幅不宜過長,語言力求淺近,吟誦易于上口,內容上或搖曳多姿、一波三折,或富于啟迪、耐人尋味,或幽默風趣、發人深思等。同時,在高中三年的教學體系中,要兼顧不同題材、不同體裁、不同朝代、不同作者、不同風格等,如果每冊教材既能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認知規律,又能自成系列,則為最善。

3、課堂教學

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除了與教材本身直接相關外,還與教師的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從調查反映的情況來看,學生對教師上文言文課不太滿意,對充斥于課堂的解釋、翻譯心生厭惡。一方面,滿堂講,滿堂問,缺少啟發、能力培養和人文熏陶的現象并不少見;另一方面,一切服務于高考的功利思想禁錮了文言文教學的勃勃生機。語文教學是鮮活的,如何在營造“綠色課堂”氛圍的過程中,充分地運用祖先留下的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將歷史的厚重與現實的多彩結合起來,是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因此,文言文教學要講求實效,就必須清除故弊,教師應當在以下方面用心用力:

一是根據結果,重點突破。文言文教學中要重視古代名家名篇對學生的影響,盡量將作品的賞析與作家的介紹納入同一個系統當中,形成“以作家帶動作品”或“以作品帶動作家”的教學模式,將積極的互動關系上升為良性循環:讓學生由對某個作家感興趣推及喜歡其作品,甚至喜歡這種風格的同類作品,由喜愛某一類作品而發展到認同某一作家,并依此認同這位作家的不同風格,久而久之,涉及的面廣了,積累的相關內容就自然多而深了。因此,在高中起始年級,要格外重視這種導向作用。調查結果證實,相當一部分學生之所以對某些作品持排斥態度,是因為他們對作者以及作品產生的社會環境還缺乏了解,脫離了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失去了與生活的聯系,學習文言文時面對的只是一些枯燥的字、詞、句,沒有任何美感和趣味可言,自然就成了一種負擔;同理,學生對許多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作家感到陌生,也與他們接觸的作品并不能代表作家們的杰出成就有很大關系。高中階段只是文言文學習的起點,所以,我們有義務將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古典文學精華的東西呈現給學生,向他們展示:你們將要翻開的是一頁頁何等輝煌的華章!

二是打通古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的思維模式。我們主張用適合學生的現代漢語的思維方法指導教學過程,避免以“疏通文意”代替“掃清字詞障礙”,以逐段講解代替文章賞析,通過古與今的比較來讓文言字詞句“活”起來,將作品蘊涵的深刻意蘊引入現代社會生活,讓學生能夠觸摸那些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輝的思想,感受古今一體的見解、抱負和胸懷。只有真正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所欣賞的東西其實就在他們身邊,才能真正發動他們去和文本對話。

三是連接中外,強化學法指導。借助一切有有用的知識來解決教學難題,比如古文中比較典型的“狀語后置”現象,就可以借鑒英語中通常的表達形式(狀語一般都放在句子的末尾,例如 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desk . )來對照講解,等等。

四是與時俱進,以最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教學行為。讓文言文教學隨著多姿多彩的現代生活一道靈動起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手段來豐富教學形式,整合網絡資源來實現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提高,使得文言文教學和生活同步,與科技聯姻,化古典為神奇,融傳統于現代。

五是將基礎能力體系的建構和深層次的文化熏陶結合起來。一方面,加強字詞句的理解訓練,使學生養成初步的古代漢語的感知習慣,了解古今語言表達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努力做到古為今用;另一方面,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從古人身上得到啟發,從古代文化中吸取精髓,認真鑒別,去粗存精,兼收并蓄。

 



來源:教務處  編輯:科研室
COPYRIGHT 2021 四川省大邑中學校版權所有 四川省大邑中學8211聯合設計制作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晉原鎮邑新大道188號 備案序號:蜀ICP備2021019122號-1 郵政編碼:611330
Email:scdyzx@126.com 聯系電話:88296990
丝瓜视频.污视频app在线下载-丝瓜视频app污下载-丝瓜app色板